学海补习中心 / Ch'ng Tuition Centre补习老师

2025年9月2日星期二

情牵中马作品

公开组

冠军:锺星彬 《北方的雪》

八月初,北方下了一场瑞雪。

八月中,你兴奋地一步一步去寻找雪花纷飞的北方。

八月末,飞起来了你,飞向下雪的北方。

没有一丝不舍,你走得干脆;没有一丝不舍,我爽快放手。机场相送,没有落寞的惆怅,没有扎心的愁绪,更没有多余的叮咛,你带着爽朗的笑声,挥一挥手,告别了我,告别了我们的国家——马来西亚。

北方的雪,冷吗?有没有把你冻坏?

北方的雪,白吗?有没有让你眼花缭乱?

北方的雪,美吗?有没有让你忘了出生的地方?

雪是轻盈的,当它徐徐飘落的时候,雪是纯白的,它覆盖整片大地,雪是是晶莹剔透,当它慢慢融入当地的生活与文化。

北方是一个你陌生但又向往的地方,它的广阔和浩瀚早在地球仪沾上一席地。如果你想继续沉浸在更美丽的中文世界,如果你想继续挖掘中华文化厚实的深根,如果你想见证许多世界之最,那北方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一个人踏上北方,潇洒的你只带上一个手提行李和几件便服,再背上一袋的勇气和热情就开始新的旅程。我原本还有点担心什么的,看着你入闸后头也不回的大步走去,我随即转身也带着笑意离去。他日学成,再带一个大行李回来吧!

北方是我们祖宗的祖国,如今她打开双臂迎接你,热情地领着你探索她,了解她。别担心,她就是一个慈爱又有智慧的妈妈,传统思想里掺和民主开放,大方不失规矩,美丽不失原则。50年来,对你出生的弹丸之地,从不鄙视,还频频嘘寒问暖,疼爱有加,一路好生带着。今年,双方的免签政策,让大家互相往来,亲上加亲,可谓佳话连绵。

如今,她给你发出全免奖学金,让你衣食无忧之余,用心学习,那不是最好的证明吗?她的仁慈与善良,慷慨与照顾,不是只对你一个,世界各地,有需要的有资格的,她都给予真诚的协助和美好的恩赐。除了感恩与崇敬,我们要善用她在经济,医药,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给予的资源和帮助,与她共同学习,让自己成长,让国家进步啊!

50年来。她明里暗里,为我们大方付出,我们无以回报。但你也不必太压抑,只管认真挖掘并咀嚼她身上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宝藏,消化后再把精华传承下去。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传万。。。。。。

瑞雪下在北方,瑞气弥漫了整片天空。

北方,提早下了一场瑞雪,该是为了迎接你吧?我想。

第一次遇见雪,在北方。

你用小手堆着巨雪人,拖着厚厚的靴子追着红发的挚友,最后多场激烈的大雪战,让你坦荡的笑声划破冷冷的天。

八月的雪,是瑞雪,你不会哆嗦。

洁白的雪,是瑞雪,你一定会幸福。

北方的雪,是瑞雪,50年前就开始下了。

一直下着。


https://www.bing.com/videos/riverview/relatedvideo?&q=%e7%ba%a2%e5%a4%b4%e8%88%b9&&mid=391F6AB7F222005E1FF7391F6AB7F222005E1FF7&&FORM=VRDGAR

高中组

冠军 : 郭恩琪 《红头船》

红头船,肩负着海边的梦,带着赤子之心远渡重洋。

上个世纪,在那风雨飘摇的年代,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蔓延至全球,但中国大地的动荡已令 无数家庭陷入困境。我的曾祖父,郭姓潮州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携同 族人乘上一艘红头船,告别了故乡广东潮州,踏上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冒险旅程。潮州,有着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曾祖父深知家族的荣耀与责任。他知道,唯有离开家乡,方能为家 族开创新天地,寻得一片新希望。

红头船在南洋的海岸停靠,曾祖父和他的同伴们首次踏上马来西亚的土地。这片土地对于他 们来说既陌生又充满希望。作为第一代矿工,他们的生活如同那矿井深处般黑暗与炙热,艰辛无 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更是如一根绵长的线。在这片新垦植的土地上,他们挣扎求生,与强势的 英国殖民者周旋对抗,铸就了红头船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他们用汗水开拓了广袤的矿田,最终也成了他们长眠的安息之地。随着岁月流逝,族群逐渐 没落。曾祖父深知,即便远离故土,根脉绝不能因此断绝。1918 年,他怀着深沉的家国情怀,决定 在槟城建立郭氏宗祠,命名为汾阳堂。这个宗祠不仅为槟城的郭姓后代提供了共同的家,更成为心 灵归宿,让他们的心中有一片故乡净土,得以安放乡愁,传承祖德。

汾阳堂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曾祖父四处奔走,召集散落在槟城各地的郭姓乡亲,共筹资 金,寻找合适的地点。那时,族人们生活拮据,但仍愿节衣缩食,将微薄的收入投入共同的梦想 中。最终,在 1921 年 月 日他们成功以六千七百叻币买下一间双层排屋作为会所。从此郭氏家族 在槟城有了立足之地。

自那以后,槟城头条路门牌 101 号便开始热闹起来。那里回荡着潮州话的乡音,族人们守望 相助,敦宗睦族。每逢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汾阳堂的大门总是敞开,迎接族人们的归来。尽管 曾祖父和许多同辈矿工都已长眠于此,但他们的精神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生根发芽。后辈们在 汾阳堂的庇佑下,细心呵护着祖辈们种下的苗。后辈们都秉承着潮汕人勤劳、智慧和吃苦耐劳的品 质,稳步推进家族事业。

今年,正逢中马建交 50 周年。庆祝活动的当天,站在汾阳堂的门前,我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 感。仰望着这座饱经风霜的古老建筑,耳畔仿佛还能听见曾祖父当年乘红头船远行时的涛声,那是 一曲勇者的赞歌,是潮州儿女在南洋大地上谱写的生命交响曲。这 50 年来,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 往来,使得我们的族群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更是见证了两国关系的日益密 切。仰望蓝天,雨过天晴,洒下的阳光将照亮未来,照亮先人的墓碑,照亮我们后辈的道路。我们 深知,正是中马之间的友好关系,让我们的家族得以在此安居乐业,将红头船的精神发扬光大。

红头船扬起了不落的帆,那就让它永不停息地远航

初中组

冠军 : 陈可馨 《明月共两乡 》

夜总是凉的,高挂的霜轮描摹大地的轮廓,浩浩汤汤地闯入我的房间。我驻足于窗前观月,生在赤道,这样的月我看了无数次。冷风灌入我的袖子,吹走我的思绪。多少人在不同时代、不同场景、不同地点,望着同一轮明月?这样亘古的明月,又照亮了多少人的夜?

中华五千年的某一章节,一位憩于井床的诗人于静夜中一睹这一轮玄烛,思绪同样的飞扬。他思故乡,不知何解乡愁,于是提起笔墨挥毫,拂袖间就洒下霜白的月光,让后人共浴其中。

历史的车辙中从不缺那一轮明月,它也同样照耀着长城的墙垣。从历代的改朝换代,到近代的外来侵略,再到新中国的建立,它照亮了中华人民不知疲倦的反抗、坚强的意志和一声声直达苍穹的嘶吼。他们奋力抵抗外来者的入侵,誓捍卫一方国土,直至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他们推行改革,不知日夜地抗议。或许他们也曾抬头望月,叹命运多舛,但却从未低下头颅,甘愿臣服。

回溯百年前,下南洋的商船日夜航行。白天有艳阳炙烤,而夜晚的月则带来一丝凉意。它洒下朦胧的光,不矜不伐地照着祖辈腥咸的海上生活。有时,天不断地咳出风雨来,乌云将那轮月盖得不见影,海浪不忿地推动摇摆的商船,直至靠岸。马来西亚华人的先辈经过了这样漂泊,却依旧在踏上这片赤道的沃土后感到激昂。他们胜过颓芜,留住佳景,不远万里带来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

博览古今,这样的月照过无数的中华子民。它照在某户人家的炕头上、照在秦汉的古服、落到故宫的屋脊。它照,慰籍着被迫流亡他国的不灭的灵魂;它照,抚着不愿再做奴隶的人们;它照,照着万古不易的山峦,照着淙淙的江水。模糊的月光满山亘野地跑,它就这样亮着,中华衰败时亮着,兴起时依旧亮着,它没有喜怒,也不为利禄。这明月照的不止是我。在这一片热土,有人品着一壶清茶、有人陶醉于京剧的华彩、有人徜徉在戏曲的韵律,还有人指尖轻拨古筝,奏响东方的乐曲。

回过神来,我面前的那一轮明月已被乌云覆盖,可是我深知它从未离开。时过境迁,那一轮明月依旧亮着。我见过它的月光洒在古老的街头、洒在历史悠久的商铺,也映照在那些承载中马情缘的旧街场。它衬着挥毫洒墨的后人,也烘托佳节的气氛。在铿锵的锣鼓声里,中华文化始终流淌着不朽的光芒,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明月昔日照亮中华儿女,如今也引领着后辈的前行之路。

今日,我于漫长无垠的岁月中阅览亘古的明月,从中掠过无数悲欢离合的炙热,我在历史的长河中寻觅,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在明月照耀下,我们审视过去,展望未来,一如明月的光芒穿越千年,抚慰了历史的创伤,也将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辉煌。皎月当空,我们在同一片天幕下奏响文化的曲,续写文明的篇章。

友族同胞组

冠军:卡尔梁开颜 《美南居之旅》
我是一名混血儿,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人,母亲则来自印度。我从小在一个充满多元文化的家庭中长大,既有印度文化的绚丽色彩,也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然而,母亲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却一直保持着距离,她觉得中国文化太复杂,不如她熟悉的印度文化那般亲切。直到一次寻根之旅,改变了这想法。

我们知道家族来自南安,但具体的祖籍地却始终不清楚。家里关于祖先的资料不多,爷爷也只听说过一些关于翔云村的故事。我们只知道,梁家祖先为了摆脱南安的贫困,冒险投入了全部积蓄,跨越南海,在大马双溪大年开了一家名为“美南居”的商店,主要卖香烟。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家为了逃难四散而去,没留下什么可以记录的资料。

一次机缘巧合下,在厦门工作的叔叔偶然发现了翔云村,村里一个地方名为“美南居”,他前往探索,意外找到了我们失联已久的祖籍地。爷爷知道后,决定到南安翔云村去寻根。对他来说,这是一场心灵的归宿之旅,而对我母亲来说,却是一段文化上的考验。尽管母亲有些不情愿,但她还是跟着我们一起踏上旅程。

经过一番舟车劳顿,我们终于抵达翔云村。母亲初次踏上这片土地时,显得有些不安。她不熟悉的语言和习俗让她感到隔阂。起初,她只是默默地跟在我们身后,走访古老的村庄,看着爷爷在村里老房子前热泪盈眶,却无从安慰。

在走访的程中,我们结识了翔云村里的居民,他们热情地分享着关于这片土地的故事;有的乡亲担心母亲被忽略,比手画脚加上不标准的英语解释给母亲。母亲最终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开始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新的看法。她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试着融入其中,慢慢接受新文化的冲击。

我们通过乡亲们的口述,逐渐还原完整的家族历史画卷。母亲也被故事所吸引,在父亲的翻译下,她开始用心去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尝试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母亲第一次学着用中文向村里的老人问好时,那些温暖的笑容和真诚的回应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亲切。。

爷爷看着母亲从最初的抗拒到后来的融入,感到非常欣慰。母亲也意识到,这次寻根之旅不仅仅是对家族历史的追寻,更是她对中国文化的重新认识和接受。回到马来西亚后,母亲开始学习中文,也迷上了中华美食和书法,甚至在农历新年时还穿上旗袍。她不仅接受了这份文化,还深深地爱上了它。

今年适逢中马建交五十周年,我和家人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们的家族正是这段历史的一部分。中马的友谊,不仅让爷爷在免签政策下顺利实现了寻回祖籍的梦想,也让我们一家人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我希望在未来的五十年里,这种跨文化的交流能够不断深化,让更多像我们这样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家庭找到归属感,共同书写多元文化的新篇章。

题目参考

1. 《中马朋友,真铁!》—— 讲述与中国或马来西亚小伙伴之间真诚又深厚的友谊故事。

2. 《双节,双倍乐!》—— 记录春节和开斋节一起庆祝时,收获双倍欢乐的经历。

3. 《中马味,一起尝!》—— 描写和小伙伴共同品尝中国菜与马来西亚菜的美味体验。

4. 《笔友信,跨山海!》—— 写下给中马笔友写信、收信,让情谊跨越山海的过程。

5. 《中马舞,共精彩!》—— 讲述观看或参与中马舞蹈表演,感受同台精彩的瞬间。

6. 《漫画里,中马情!》—— 分享从中国和马来西亚漫画中感受到的情感联结。

7. 《绿植花,同成长!》—— 记录家里中国绿植与马来花卉一起生根发芽、慢慢长大的故事。

8. 《红包包,爱满满!》—— 写下春节红包和开斋节绿包里装满长辈相同爱意的温暖。

9. 《共种树,成栋梁!》—— 描写和中马小伙伴一起种树,看着小树苗长成“栋梁”的过程。

10. 《童谣声,心连心!》—— 记录传唱中国和马来西亚童谣时,心与心紧紧相连的感动。

11. 《文具伴,学无忧!》—— 分享带着中马特色的文具陪伴自己轻松学习的时光。

12. 《儿童餐,都爱吃!》—— 写下不管是中国还是马来西亚的儿童餐,都让自己吃得开心的记忆。

13. 《神话兽,谁更牛!》—— 记录和小伙伴讨论中国神话里的龙与马来传说神兽谁更厉害的趣事。

14. 《运动会,我们赢!》—— 讲述在中马小朋友共同参与的运动会上,自己团队夺冠的荣耀时刻。

15. 《绘本梦,中马造!》—— 分享读中国和马来西亚绘本时,被里面故事编织出美好梦境的感受。

16. 《跳绳毽,好朋友!》—— 描写跳绳(中国常见游戏)和毽子(马来常见游戏)陪伴自己玩耍的快乐。

17. 《节日球,彩色乐!》—— 记录中马节日里,彩色气球带来的满满欢乐氛围。

18. 《飞书信,传真情!》—— 写下书信飞越海洋,传递自己与中马笔友真情的故事。

19. 《儿歌友,动物亲!》—— 分享从中马儿歌里的动物形象中感受到的亲切感。

20. 《老师暖,中马同!》—— 讲述中国老师和马来西亚老师都像太阳一样温暖自己的经历。

21. 《跨界友,趣事多!》—— 想象中马动画角色“跨界”做朋友,发生的各种有趣故事。

22. 《画展奖,中马创!》—— 描写自己和中马小伙伴合作画画,作品在画展获奖的创作过程。

23. 《双包爱,一样浓!》—— 写下春节红包和开斋节绿包里,装着同样浓烈的爱与祝福。

24. 《共树高,情更长!》—— 记录和中马小伙伴共种的树越长越高,彼此情谊也愈发绵长的过程。

25. 《童谣会,唱不停!》—— 讲述在中马童谣会上,大家一起唱个不停的欢乐场景。

26. 《双籍具,助我学!》—— 分享带着中马“双特色”的文具,助力自己好好学习的经历。

27. 《餐食香,中马融!》—— 描写品尝融合中马特色的餐食时,感受到的独特香气与满足。

28. 《神兽比,都厉害!》—— 写下对比中国神话神兽和马来传说神兽后,觉得它们都很厉害的赞叹。

29. 《运动快,团队强!》—— 讲述在中马运动会上,自己团队凭借速度和默契展现出的强劲实力。

30. 《绘本梦,夜夜甜!》—— 分享每晚读中马绘本,都能做个甜蜜好梦的美好感受。

31. 《绳毽友,伴成长!》—— 描写跳绳和毽子陪伴自己从小学会玩耍、慢慢成长的过程。

32. 《彩球飘,节日欢!》—— 记录中马节日里,彩色气球飘荡在空中,带来的热闹欢乐氛围。

33. 《书信递,情谊深!》—— 写下通过书信往来,自己与中马笔友情谊变得越来越深的故事。

34. 《儿歌趣,动物萌!》—— 分享中马儿歌里可爱的动物形象带来的趣味与快乐。

35. 《师恩暖,两国情!》—— 讲述中国老师和马来西亚老师的关爱,让自己感受到两国友好的情谊。

36. 《角色友,故事妙!》—— 想象中马动画角色成为朋友后,发生的奇妙又有趣的故事。

37. 《画作奖,同心创!》—— 描写自己和中马小伙伴心往一处想,合作画画并获奖的历程。

38. 《包有爱,意相通!》—— 写下春节红包和开斋节绿包虽不同,却传递着相通情意的温暖。

39. 《树成林,情成海!》—— 记录和中马小伙伴种的树长成树林时,彼此情谊也如大海般深厚的场景。

40. 《童谣响,心共鸣!》—— 分享中马童谣响起时,自己和小伙伴内心产生共鸣的感动。

41. 《文具力,助我飞!》—— 描写好用的中马特色文具,像有力量一样助力自己学习进步。

42. 《美食香,胃满足!》—— 写下闻到中国和马来西亚美食的香气,吃起来让胃满满满足的感受。

43. 《神兽战,都超棒!》—— 想象中国神兽和马来神兽“对战”,发现它们各有本领、都超棒的趣事。

44. 《运动赛,我们行!》—— 讲述在中马运动赛上,自己和团队凭借努力展现“我们能行”的信念。

45. 《绘本美,梦缤纷!》—— 分享中马绘本里美丽的画面和故事,让自己做的梦也变得缤纷多彩。

46. 《绳毽跳,乐开怀!》—— 描写跳绳、踢毽子时,自己玩得开怀大笑的快乐瞬间。

47. 《彩球俏,节日妙!》—— 记录中马节日里,彩色气球让节日变得俏皮又美妙的场景。

48. 《书信绵,爱不断!》—— 写下和中马笔友的书信往来,让爱意绵延不绝的温暖故事。

49. 《儿歌妙,动物亲!》—— 分享中马儿歌的奇妙旋律和可爱动物,带来的亲近感与快乐。

50. 《中马情,从小筑!》—— 讲述自己从小在与中马小伙伴的相处中,构筑起美好情谊的过程。